为实现输送带回带粘料的高效清除,单一清扫器往往难以满足需求,有效的清扫通常需要多个清扫器,可以由多个清扫器布置在滚筒上组合而成,或者单个清扫器在一个滚筒上,或者多个清扫器布置在卸料滚筒的输送带卸料点后的滚筒上。
主清扫器
从安装位置来看,主清扫器的最优选择是卸料滚筒 —— 具体位于物料流轨迹的正下方。这一位置之所以成为清扫核心区,关键原因在于:头部滚筒处清除的物料可直接落入主溜槽,无需额外导流步骤;同时,主清扫器的最大安装数量,需结合清扫器自身设计规格与滚筒直径综合确定。
在防护设计上,为避免或最大程度降低输送带、刮刀及输送带接头的损伤风险,主清扫器的刮刀多采用聚氨酯、橡胶等具有回弹性能的高弹性材料。安装角度分为两类:一类是与输送带运行方向一致(正斜角),另一类是金属刮刀与输送带呈 90°(零斜角),且主清扫器对输送带施加的作用力需控制在较轻范围。这种低作用力设计优势明显:当输送带接头或障碍物经过清扫器边缘时,刮板可在输送带带动下回弹,减少硬性碰撞造成的损伤;同时还能延长刮刀使用寿命,降低输送带磨损程度。不过,主清扫器的清扫效率并非固定不变,会随清扫器结构、刮刀材料及回带物料量的变化而波动;且回带物料清除点越靠近卸料点,越容易通过溜槽将其稳定导回主料流,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。
输送带清扫器的第二优安装位置,介于输送带脱离头部滚筒的区域,与后续首个增面滚筒、改向滚筒或回程托辊之间。若清扫器未紧邻输送带脱离头部滚筒的位置安装,需配套设置对称托辊,确保输送带运行稳定。这一位置的选择,更多是基于设计折中考虑 —— 例如为适配落料溜槽安装需求,或规避与其他设备部件的空间干涉,因此成为主清扫器之外的次优选择。
次清扫器
对于次清扫器而言,刮刀与输送带的相对角度是关键设计要素。若采用金属刮刀,次清扫器通常选用刮擦角或直角设计,即便金属刮刀在剥离(接触)位置较为锋利,也能通过角度优化保障清扫效果与设备安全性。
部分特殊场景下,除主、次清扫器外,还需增设第三清扫器。常见应用场景包括:配备清洗池及特殊清扫装置的工况,或因设备结构限制、无法安装主、次清扫器的场景。安装第三清扫器时,需优先规划回带物料的处理路径:若设有清洗池,呈浆状的回带物料可通过重力经管道输送;部分场景会专门设置物料收集区及导流装置,或加装辅助溜槽,将回带物料引导至指定输送带,确保物料有序回收,避免堆积污染。